
環保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 細分領域全面開花
1、堅持總量控制,實施重點工程,巨額投資拉動環保行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國仍將堅持污染物總量控制,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的目標,其中COD 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相對2010 年要減少8%,新加入的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相對2010 年則要減少10%。水質和空氣質量都要不斷提升。
為實現總量減排目標,“十二五”期間仍要積極實施各項環境保護工程,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預計將達到約3.4 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再翻倍。其中,優先實施8 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需求約1.5 萬億元。從歷年環保投資的增長情況來看,投資增速在五年計劃中的第二、三年增速最高。因此,從2012 年開始,環保產業將開始受益于投資的大幅增加,行業快速成長。
2、水、氣、固等傳統污染物減排持續推進,部分新市場開始逐步培育
從環保“十二五”規劃的具體內容來看,傳統的城鎮污水處理、重點流域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電力行業脫硫脫硝等細分領域仍是環保工作推進的重點,而在這些傳統市場之外,部分新的環保減排需求開始提出,新市場開始逐步培育,未來有望發展壯大,如重點地區污染場地和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控、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非電領域脫硫脫硝等。
重點地區污染場地和土壤修復:“十二五”期間,以大中城市周邊、重污染工礦企業、集中治污設施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廢棄物堆存場地等典型污染場地和受污染農田為重點,開展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對責任主體滅失等歷史遺留場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復的投入力度。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大概從2006 年開始,隨著投入力度的加大,未來土壤修復的大市場有望快速開啟,相關企業訂單也將同步增加。
重金屬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是我國首個“十二五”國家規劃,在環保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加強湘江等流域、區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到2015 年,重點區域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非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 年水平。
地下水污染防控:“十二五”期間,要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和評估,劃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區、防控區和一般保護區。加強重點行業地下水環境監管。嚴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對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區域進行修復試點,重點加強華北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我們判斷,十二五期間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在于了解情況,建立監管體系,在小部分地區開始試點修復,而十三五期間,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全國展開。
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此次規劃中提出,要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目前,我國監測PM2.5 已有了成熟的技術,且部分城市也已開始試點監測,隨著新污染物監測需求的提出,環境監測領域新的市場將逐步打開。
非電領域脫硫脫硝:鋼鐵、水泥、石化、煤化工等非電領域脫硫脫硝在“十二五”期間也將有所推進。而其中推進更快的預計將是鋼鐵領域。“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推進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全面實施燒結機煙氣脫硫,新建燒結機應配套建設脫硫脫硝設施,我們測算,未來五年,鋼鐵燒結機脫硫年均市場容量預計將在35~40 億左右。
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十二五”規劃中還提到,要加強石化行業生產、輸送和存儲過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控制。實施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的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程。開展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監測,完善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污染源監管,減少含汞、鉛和二口惡英等有毒有害廢氣排放。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和回收利用在未來也有望形成新的市場。
3、環保各細分領域有望全面開花,子行業機會紛呈
此次環保規劃作為“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各個細分領域都有涉及,根據規劃目標,未來各細分領域有望全面開花,水、氣、固、監測等子行業機會紛呈。
(1)污水處理
到 2015 年,全國新增城鎮污水管網約16 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從規劃目標來看,“十二五”污水處理的投資力度仍將很大,而且,重點流域的治理仍是重點,滇池、巢湖、太湖等重點流域和沿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要提高脫氮除磷水平,對污水處理技術也將有更高的要求。
(2)大氣污染物治理
火電廠脫硫脫硝的進一步推進是“十二五”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工作,尤其是電廠脫硝。目前,0.8 分的脫硝電價已開始試行,2012 年,正式的脫硝電價有望制定,前后端脫硝市場都將迅速打開。我們預計,2012 年,脫硝市場將全面開啟,前端低氮燃燒改造周期相對較短,市場啟動后,在2012 年當年即可為環保公司貢獻較多利潤,而對后端脫硝企業而言,更多業績貢獻將在2013 年實現。此外,非電領域脫硫脫硝可能成為“十二五”期間一個新的亮點,在此次規劃中提到,要推進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未來新的市場有望培育起來。
(3)固廢處理
到 2015 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80%,所有縣具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從具體工藝路線上來看,鼓勵垃圾厭氧制氣、焚燒發電和供熱、填埋氣發電、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此外,在“十二五”規劃中還提到,要改革垃圾處理費征收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適度提高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和財政補貼水平。垃圾收費制度的完善和標準的提高,將是保障垃圾處理行業順利發展、投資落實的重要基礎。
(4)環境監測
“十二五”期間,空氣環境質量評價范圍由113 個重點城市增加到333 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而監測因子中也將增加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新指標,為環境監測打開新的市場。此外,對鋼鐵、石化、有色等工業企業的減排要求逐漸提高,監測需求也將隨之產生。
4、加強考核,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保證環保目標順利完成
此次“十二五”環保規劃中還特別提出,要在2013 年年底和2015 年年底,分別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向國務院報告,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考核力度的加強,有助于提高各地方政府的投資積極性,保障環保目標的順利完成。而2013 年底的中期評估的設定,也預示著市場從2012 年開始,就有望快速啟動,落實投資,推動環保企業訂單增長,進而帶動業績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國仍將堅持污染物總量控制,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的目標,其中COD 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相對2010 年要減少8%,新加入的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相對2010 年則要減少10%。水質和空氣質量都要不斷提升。
為實現總量減排目標,“十二五”期間仍要積極實施各項環境保護工程,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預計將達到約3.4 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再翻倍。其中,優先實施8 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需求約1.5 萬億元。從歷年環保投資的增長情況來看,投資增速在五年計劃中的第二、三年增速最高。因此,從2012 年開始,環保產業將開始受益于投資的大幅增加,行業快速成長。
2、水、氣、固等傳統污染物減排持續推進,部分新市場開始逐步培育
從環保“十二五”規劃的具體內容來看,傳統的城鎮污水處理、重點流域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電力行業脫硫脫硝等細分領域仍是環保工作推進的重點,而在這些傳統市場之外,部分新的環保減排需求開始提出,新市場開始逐步培育,未來有望發展壯大,如重點地區污染場地和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控、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非電領域脫硫脫硝等。
重點地區污染場地和土壤修復:“十二五”期間,以大中城市周邊、重污染工礦企業、集中治污設施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廢棄物堆存場地等典型污染場地和受污染農田為重點,開展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對責任主體滅失等歷史遺留場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復的投入力度。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大概從2006 年開始,隨著投入力度的加大,未來土壤修復的大市場有望快速開啟,相關企業訂單也將同步增加。
重金屬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是我國首個“十二五”國家規劃,在環保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加強湘江等流域、區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到2015 年,重點區域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非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 年水平。
地下水污染防控:“十二五”期間,要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和評估,劃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區、防控區和一般保護區。加強重點行業地下水環境監管。嚴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對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區域進行修復試點,重點加強華北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我們判斷,十二五期間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在于了解情況,建立監管體系,在小部分地區開始試點修復,而十三五期間,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全國展開。
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此次規劃中提出,要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目前,我國監測PM2.5 已有了成熟的技術,且部分城市也已開始試點監測,隨著新污染物監測需求的提出,環境監測領域新的市場將逐步打開。
非電領域脫硫脫硝:鋼鐵、水泥、石化、煤化工等非電領域脫硫脫硝在“十二五”期間也將有所推進。而其中推進更快的預計將是鋼鐵領域。“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推進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全面實施燒結機煙氣脫硫,新建燒結機應配套建設脫硫脫硝設施,我們測算,未來五年,鋼鐵燒結機脫硫年均市場容量預計將在35~40 億左右。
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十二五”規劃中還提到,要加強石化行業生產、輸送和存儲過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控制。實施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的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程。開展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監測,完善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污染源監管,減少含汞、鉛和二口惡英等有毒有害廢氣排放。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和回收利用在未來也有望形成新的市場。
3、環保各細分領域有望全面開花,子行業機會紛呈
此次環保規劃作為“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各個細分領域都有涉及,根據規劃目標,未來各細分領域有望全面開花,水、氣、固、監測等子行業機會紛呈。
(1)污水處理
到 2015 年,全國新增城鎮污水管網約16 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從規劃目標來看,“十二五”污水處理的投資力度仍將很大,而且,重點流域的治理仍是重點,滇池、巢湖、太湖等重點流域和沿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要提高脫氮除磷水平,對污水處理技術也將有更高的要求。
(2)大氣污染物治理
火電廠脫硫脫硝的進一步推進是“十二五”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工作,尤其是電廠脫硝。目前,0.8 分的脫硝電價已開始試行,2012 年,正式的脫硝電價有望制定,前后端脫硝市場都將迅速打開。我們預計,2012 年,脫硝市場將全面開啟,前端低氮燃燒改造周期相對較短,市場啟動后,在2012 年當年即可為環保公司貢獻較多利潤,而對后端脫硝企業而言,更多業績貢獻將在2013 年實現。此外,非電領域脫硫脫硝可能成為“十二五”期間一個新的亮點,在此次規劃中提到,要推進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未來新的市場有望培育起來。
(3)固廢處理
到 2015 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80%,所有縣具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從具體工藝路線上來看,鼓勵垃圾厭氧制氣、焚燒發電和供熱、填埋氣發電、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此外,在“十二五”規劃中還提到,要改革垃圾處理費征收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適度提高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和財政補貼水平。垃圾收費制度的完善和標準的提高,將是保障垃圾處理行業順利發展、投資落實的重要基礎。
(4)環境監測
“十二五”期間,空氣環境質量評價范圍由113 個重點城市增加到333 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而監測因子中也將增加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新指標,為環境監測打開新的市場。此外,對鋼鐵、石化、有色等工業企業的減排要求逐漸提高,監測需求也將隨之產生。
4、加強考核,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保證環保目標順利完成
此次“十二五”環保規劃中還特別提出,要在2013 年年底和2015 年年底,分別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向國務院報告,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考核力度的加強,有助于提高各地方政府的投資積極性,保障環保目標的順利完成。而2013 年底的中期評估的設定,也預示著市場從2012 年開始,就有望快速啟動,落實投資,推動環保企業訂單增長,進而帶動業績提升。

